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1980年福建高考_1980年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

tamoadmin 2024-06-1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2.福建省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3.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4.福建省人民政府废止1980年至1999年部分规范性文件目录5.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历史沿革1921年9月学校创办于福建省闽北。(校内为文庙原址,于明正德十六年迁建) 1980年学校被列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成为福建省二级达标校。 2013年学校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高中。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福建老酒”早

1.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2.福建省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

3.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

4.福建省人民政府废止1980年至1999年部分规范性文件目录

5.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历史沿革

1980年福建高考_1980年福建高考录取分数线

1921年9月学校创办于福建省闽北。(校内为文庙原址,于明正德十六年迁建)

1980年学校被列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1993年学校成为福建省二级达标校。

2013年学校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高中。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福建老酒”早在一九五七年就被列为福建省名酒。一九六三年参加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被评为全国优质酒,获得银质奖,同时获得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一九七九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优质酒;一九八○年被授予《著名商标》称号;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两次在全国质量月评比中,荣获全国优质食品称号,获国家经委颁发的银质奖章。一九八四年获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部优金杯奖;一九九二年获首届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奖;一九九九年国家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二○○○年在第三届全国黄酒节评选中保持国家银质奖;二○○一年中华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产品畅销国内外,近年来已销售到美国、日本、香港、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福建老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早在民国时期已驰名海外,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成为享有盛誉的国内名黄酒之一。自1957年以来,福建老酒多次获评福建省及全国名酒。1963年、1979年在全国第二、三届酒评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获银质奖章;1980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并授予《著名商标》称号;1983年、1988年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7年获首届中国黄酒节特等奖;1996年、1998年通过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检评,继续保持国家质量银质奖;1999年、2001年先后被原国家国内贸易部、中华商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3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行业“诚信企业、放心食品”荣誉称号;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在二百多年历史长河中,“福建老酒”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它选用上等糯米、福建特有的古田红曲和60多味名贵中药调制的药白曲为糖化发酵剂,每年利用天然气候,低温长时间发酵,以培养其风味,冬酿春成,酒液经3-5年或更长时间自然陈酿、生香,既具有典型红曲黄酒的芳香气味和自然形成的红褐色酒体,又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和香味剂成分。因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成分,故有“液体蛋糕”之美称,民间则以“开坛香万里,洗瓮醉千家”传颂。

多年来福建老酒持续畅销国内外,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欧洲、东南亚等二十多国家和地区,博得海内外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赞誉。

为了传承“中华老字号”的优良品质,创建现代品牌,2007年福建老酒推出“闽越江山”健康营养型系列饮用黄酒,为百年驰名品牌翻开了崭新的历史一页。

福建省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

据统计,福建省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如下:

2021年:34.5万人

2020年:38.2万人

2019年:51万人

2018年:52万人

2017年:58.4万人

2016年:56万人

2015年:53.1万人

2014年:51.9万人

2013年:45.9万人

2012年:47.6万人

2011年:42.3万人

2010年:41.5万人

2009年:44.3万人

2008年:44万人

2007年:43万人

2006年:42.6万人

2005年:41万人

2004年:40.7万人

2003年:39.9万人

2002年:39.3万人

2001年:39.6万人

2000年:39万人

1999年:36.6万人

1998年:37.9万人

1997年:40.6万人

1996年:42.9万人

1995年:48.7万人

1994年:51.4万人

1993年:52.4万人

1992年:56.3万人

1991年:61.3万人

1990年:73.6万人

1989年:72.9万人

1988年:70.6万人

1987年:70.9万人

1986年:67.1万人

1985年:65.5万人

1984年:69.2万人

1983年:64.9万人

1982年:72.3万人

1981年:59.5万人

1980年:46.8万人

1979年:56.5万人

可以看出,福建省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福建省人民政府废止1980年至1999年部分规范性文件目录

已改名福建警察学院。 学校的前身系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始建于1949年8月。1950年8月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校址由福州市鼓楼区吉庀巷 迁到仓山区。1949年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创建,1950年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  1966年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撤销

1974年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复校并更名为福建省政法学校  1978年福建省政法学校中专班创建  1979年福建省政法学校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  1980年福建省政法学校中专班改制为福建警察学校  1984年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独立办学,并改名为福建公安专科学校  1984年福建警察学校独立办学  1993年福建公安专科学校更名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福建警察学校并入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改名为福建警察学院 。 文革期间,曾停止办学。1974年11月恢复办学,更名为福建政法学校。1979年4月复名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 并开办中专班。 1984年10月,在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福建公安专科学校。 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与福建公安专科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1994年,经福建省教委、福建省公安厅同意报国家教委批准,将福建公安专科学校更名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52年来,学校为全省公安战线培训了在职干部17680多人,特别是近16年来先后向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输送专科生、干部专修生2600多人,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基层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现在学校已经成为全省公安教育中心、既是培训在职干警的基地,又是培养警察的摇篮。

2000年与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历史沿革

(一)主要内容已被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所代替的(共198件);

1.下达《关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 (闽政〔1980〕11号)

2.关于颁发《福建省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闽政〔1980〕24号)

3.批转省科委关于贯彻执行《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意见的报告 (闽政〔1980〕37号)

4.关于发布《关于保护电力线路安全的通知》的通知 (闽政〔1980〕49号)

5.贯彻《国务院、中央关于加强民兵武器管理,防止被盗的通知》的意见 (闽政〔1980〕50号)

6.批转《福建省生产、修理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闽政〔1980〕73号)

7.对外经济工作有关政策补充规定的通知 (闽政〔1980〕111号)

8.关于集体企业工商所得税实行比例税制规定的通知 (闽政〔1980〕综1137号)

9.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新婚姻法的通知 (闽政〔1981〕003号)

1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的通知 (闽政〔1981〕014号)

11.关于保护矿产资源的紧急通知 (闽政〔1981〕030号)

12.关于贯彻执行《会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闽政〔1981〕46号)

13.批转省商业厅《关于严禁石油产品自由买卖,切实加强管理工作的报告》 (闽政〔1981〕55号)

14.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政〔1981〕64号)

15.关于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 (闽政〔1981〕65号)

16.关于加强防洪堤管理确保江河安全泄洪的通知 (闽政〔1981〕68号)

17.关于杀虫脒农药的使用规定和禁用限期的通知 (闽政〔1981〕69号)

18.批转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的试行规定的报告》和《关于省直机关干部、职工住房标准的试行规定和住房管理办法的报告》的通知 (闽政〔1981〕72号)

19.关于认真整顿奖金,正确实行奖励制度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若干规定 (闽政〔1981〕89号)

20.颁发《福建省农村工商税收征收办法》和《城镇集体企业工商税收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闽政〔1981〕111号)

21.关于印发《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有关政策措施的补充规定》等六个文件的通知 (闽政〔1981〕125号)

22.关于抓紧处理好山林纠纷的通知 (闽政〔1982〕2号)

23.关于野外地质队占用耕地、林地补偿标准的暂行规定 (闽政〔1982〕7号)

24.福建省农林特产税征收规定 (闽政〔1982〕17号)

25.关于加强查私罚没收入管理的暂行规定 (闽政〔1982〕43号)

26.关于批转省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闽政〔1982〕44号)

27.关于印发《福建省地方外汇收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闽政〔1982〕51号)

28.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的通知 (闽政〔1982〕60号)

29.关于制止乱收费、整顿非商品收费的通知 (闽政〔1982〕61号)

30.颁发《关于贯彻执行〈统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闽政〔1982〕62号)

31.关于转发中国银行福州分行“关于审批《福建省地方短期周转外汇贷款暂行办法》的报告”的通知 (闽政〔1982〕综69号)

32.关于贯彻执行《外语翻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闽政〔1982〕70号)<

学校创办于1977年6月,最初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后更名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大专班,设址在1958年创办的原福清昌檀工业学校。

197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成为国务院批准的我省首批四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建校初期,为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中学师资,学校还曾在福清、莆田、仙游、长乐、永泰、闽清等地开设分班。

1980年7月,学校更名为福清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8月,学校并到福建师范大学,由师大统一领导,改名为福建师大二部。

1984年6月,学校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并沿用至今。

2000年,学校从师范专科教育发展为高职高专教育,实现办学转型。

2002年,为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省政府同意学校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本科生,法学等6个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开启了本科办学之路。

2007年,学校全部招收全日制本二批次生源。

2008年12月,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全面实现本科办学。

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将“食品生物化学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安排在福清校区招生。

文章标签: # 高考 # 万人 # 福建省